燃氣鍋爐大力推廣取決于兩個方面的條件,一是天然氣基礎設施健全,二是天然氣價格合理。目前這兩個條件在我國尚不完全具備。基礎設施方面,無論是管網還是儲氣調峰能力,我國與發達國家均存在差距。我國的天然氣管網干線里程目前僅8萬公里,而與我國幅員相似的美國州際管道里程長達50萬公里。美國如此大規模的管網支撐著近8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。我國目前的天然氣消費不到2400億立方米,若要大規模推進天然氣消費,管網設施不足是短板之一。我國2017年天然氣儲氣設施容量為130億立方米,有效工作氣量不足70億立方米,占整個消費量的3.3%,與國際平均水平10-15%有較大差距。天然氣基礎設施不足是我國在2017年推進煤改氣工程進程中出現的氣荒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我國天然氣終端用戶對天然氣價格高度敏感。在80美元/桶油價、600元/噸煤價參照下,發電用戶的氣價承受能力約為1.5元/立方米;工業用戶的承受能力在2.5元/立方米;化工用戶的承受能力在1.5元/立方米。2017年工業、發電和化工用氣占整個用氣量67%。隨著市場化定價的推進,一個新的現實問題隨之出現,就是天然氣進口價格近中期有上漲趨勢,目前的進口LNG到岸價已經突破11美元/百萬英熱單位。進口氣價上揚將導致國內氣價“水漲船高”,終端用戶能否承受增長的氣價給天然氣消費的推進帶來嚴峻挑戰。